【版权声明】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》及相关法律法规,本平台提供的软件资源仅限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等非商业用途。任何单位或个人若需将本软件用于商业运营、二次开发、公共服务等营利性场景,必须事先取得软件著作权人的合法授权或许可。未经授权擅自进行商业使用,将可能面临民事赔偿、行政处罚等法律责任。 本平台已尽到合理提示义务,若用户违反上述规定产生的法律纠纷及后果,均由使用者自行承担,与平台无任何关联。我们倡导用户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正版软件,共同维护健康的知识产权生态。 注:本声明已依据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》第二十四条、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第六条等法规制定,确保符合我国版权法律体系要求。

说到ANSYS Products 2025 R2,这可是仿真软件里的明星产品。它由美国ANSYS公司打造,在工程领域几乎无人不晓。工程师们用它来做虚拟原型设计、优化产品性能,还能分析各种复杂系统。最厉害的是,它能覆盖结构力学、流体、电磁、热分析、声学等众多领域,你想单独分析某个物理现象,或者做复杂的多物理场耦合仿真,它都能轻松搞定。


ANSYS 2025 R2不容错过的几大亮点:


1.多物理场耦合玩得更溜了

结构-流体-热-电磁深度集成:

现在能做更复杂的耦合分析了,比如电池热失控、航空发动机热机耦合这些高难度场景。它用上了统一的求解器框架,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,让仿真结果更贴近真实情况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增了共轭传热(CHT)自动化流程,多部件热管理设计变得简单多了。


2.AI和机器学习带来新突破

智能设计探索:

通过与ANSYS optiSLang的深度集成,它能用机器学习算法自动生成高精度的代理模型。这意味着什么?参数优化和可靠性分析的速度大大提升。举个实实在在的例子:电动汽车电机的设计周期,竟然能从几周缩短到几天!

自适应网格细化:

这个功能真的很智能,它能基于误差估计自动生成网格,在关键区域自动加密。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——既保证了精度,又节省了计算资源。


3.高性能计算与云端能力大升级

GPU加速普及:

现在Fluent(CFD)、Mechanical(FEA)和LS-DYNA(显式动力学)都全面支持NVIDIA GPU了,仿真速度提升了3-10倍,这个提升幅度确实令人惊喜。

云端弹性资源:

与AWS、Azure、ANSYS CLOud深度整合,你可以按需扩展计算资源,再也不用为本地硬件投入发愁了。

用户体验与协作增强


4.工作台用起来更顺手了

统一工作台(Workbench)优化:

项目设置、参数管理和后处理流程都简化了,还支持Python脚本自动化,对工程师来说真的很友好。

几何建模与预处理提速:

SpaceClaim和Discovery模块新增了自动化几何修复、中面生成等功能,手动操作时间大大减少,这点特别实用。


ANSYS Products 2025 R2 还有这些新花样:


1. Fluent核心求解器与GPU加速

GPU求解器升级:


面面辐射(S2S)性能提升了2–2.5倍,还新增了滑移网格支持,特别适合旋转机械比如电机和涡轮的热分析。


VOF多相流+组分输运(Beta版)支持带滑移网格的多相流/多组分流动,像搅拌反应器这样的场景都能应对,还兼容变密度与非牛顿流体模型。


电池热失控模型用了通用化框架,支持自定义反应速率,对电池安全仿真的预测精度帮助很大。


工程副驾(AI Copilot)这个功能很贴心,集成了AI助手,能实时提供文档检索、问题诊断和学习指导。


2. 前处理工具整合

几何工具:


这里需要特别注意:SpaceClaim将逐步淘汰(2027 R2终止支持),由Discovery全面接替(统一Parasolid内核)。安装时需要单独组件或命令行标识。


网格工具:


Fluent Meshing成了主推工具,自动化流程和操作简化都得到了强化。


Web端界面可以在浏览器端实现端到端仿真管理,从几何到后处理一气呵成,对远程协作和数据安全都是个好消息。


3. 新产品与模块更新

ANSYS Forming 2025 R2(金属冲压专用工具):


集成了LS-DYNA求解器,能高精度预测成形性、可行性及回弹。


还能做石子冲击分析,评估测试中的表面质量缺陷。


直接导入UG/Catia/SolidWorks文件,不用再折腾IGES转换了,这个改进真的很省事。


SCADE 2025 R2面向航空和汽车这些安全关键系统的嵌入式软件开发,支持AUTOSAR架构与认证级代码生成,专业性很强。


远方好物 02
加载中~